知与行之间,差着「动机、认知和能力」这三块。如果这三块没有满足,知道了,也不会有所行动,惯性和环境会把你死死拖住。
一、自身感悟
(一)不要总想着挑战目标,也要挑战诱惑
平时想的最多的是:挑战目标,但当自己有大把时间处理时,挑战诱惑 和 挑战目标 一样重要,甚至前者更加重要。
(二)改变行为是一个大招,需要蓄力才能实施
为什么知行合一那么困难?因为知到行之间,还需要把「动机、认知、能力」这三项同时满足才可以。
当你满足这几点,你不想改变都不行。
(三)极端自律成就极端自由
你是否经常有休息时放不开想工作的情况?这种都是因为你没有对自己未来做清晰的规划导致的。
(四)一定要规划好自己每天的时间线
二、笔记
(一)改变的三要素
动机、认知和能力,缺一不可。
- 动机:改变的意愿
- 认知:明确改变后可能带来的收益
- 能力:有实施改变的能力
缺哪一块就补充哪一块,三角雷达图。
(二)存疑但可以尝试的点
积极问题会带来积极改变,尝试每天写日记时,问自己这些问题。
(三)思维误区
误区1:如果我知道,我就能做到
误区2:我意志坚强,不会向诱惑投降
我们不但高估了意志力,还习惯性地低估环境的影响力,我们所处的环境像是一台威力巨大的机器,会削弱我们的意志力。
误区3: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
不能一有特殊日子,就给自己放假。总被外部事件打扰,对改变来说是致命打击。
误区4:“至少我比×××强”
误区5:我不需要帮助和规划
第一,我们轻视简单的事情,只有复杂的事情才值得我们费神关注;第二,我们轻视指导,不愿意遵循指导;第三,我们坚信自己可以完全靠自身力量取得成功,尽管这种信心没有什么根据。
误区6:我不会累,我的激情也不会消退
自控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。当疲劳以后,我们的自控力就会开始动摇,甚至完全消失。需要百分百绝对努力才能完成的计划,往往很容易失败。
误区7:我有世界上所有的时间
误区8:我不会分心,也不会有任何计划外的事情发生
误区9:一次顿悟将会瞬间改变我的生活
误区10:我的改变将是永久性的,我再也不用担心了
误区11:我解决了旧问题,不会带来新问题
原来的旧问题是如何成为CEO,之后则变成了如何当好CEO。
误区12:我的努力会得到公正的回报
误区13:没有人关注我
如果我们缓慢而坚定地进步,别人或许没有注意到我们,但是只要我们稍稍倒退,人们一定会立马注意到。
误区14:如果我改变自己,就不是“真正的我”了
误区15:我有足够的智慧,可以评估我自己的行为
(四)挑战诱惑
在那些事业有成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身上,我总能看到这种思维。他们喜欢挑战,并把战胜诱惑作为给自己的奖赏。回避诱惑算不上什么成就,那只能证明一个人消极的处世态度,这与他们强烈的进取心严重不符。
(五)每天自省:积极问题让你尝试改变
1.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去设定明确目标了
2.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我的目标了
3.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寻求人生意义了
4.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追求快乐了
5.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了
6.我今天是否尽最大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了